憨态可掬的猫咪,不仅是萌宠,还能成为“疗愈师”。
这个长假,宝山区罗店镇美兰湖畔,一家“打工喵俱乐部”内人气火热。不久前,这里有只名唤“福宝”的猫咪取得中国PFH(Paw For Heal)治疗犬猫公益项目颁发的“动物疗愈师”资格,成为该俱乐部内唯一一只持证上岗的“打工猫”。
在俱乐部负责人谢宛廷看来,这些萌宠带来的远不止流量。谢宛廷定期将猫咪动态上传至社交平台,短短数月已积累数千粉丝。制作与猫咪互动的课程视频、与社交平台合作文创产品……“折腾”了半年多的“打工喵俱乐部”已实现投入产出持平,经营状况超出预期。
从乡村创业角度看,列入上海市第六批乡村振兴示范村的罗店镇远景村并非“天赋型选手”。这里没有蜿蜒村落的河流、缺少笔直宽敞的主干道,难以自然形成商业主街。另一方面,村落周边环裹着产业园区,农民自建房出租率高,土地资源难以成片盘活。既无法复制和睦村的“水街”模式,也难以照搬岑卜村的“整村运营”路径,远景村的出路何在?这一问题,长期萦绕在村党支部书记袁朱龙的心头。
但在有心人眼中,村内近30亩林下空间恰是未经雕琢的“宝藏”。对于萌宠乐园项目负责人倪静雪来说,这里的一切条件都刚刚好。她并未选择运营大而全的农旅文综合体,而是决心深耕宠物经济,向产业链中高端环节延伸。“乡村创业,仅凭田园慢生活肯定是不够的,需要打开视野,精准切入市场需求。”倪静雪这样说。
“天资”不够垂类来凑
袁朱龙引进了一批“乡村创客”为远景村支招,倪静雪就是其一。最初,受顾村樱花经济启发,袁朱龙也琢磨起花卉经济。但花卉经济需要规模效应,开放式村落很难仅凭门票收入覆盖全年运营成本。
沪郊乡野,面貌相似、业态趋同。“天资”不够突出的远景村想要闯出一条路,势必要建起自身具有独特优势的支柱产业。
去年底,倪静雪在实地踏勘后一眼相中了远景村的“大区位”优势——地铁站步行可达,高速公路出入口转弯就到。从事园林规划领域多年的她,打开了全新事业版图——宠物经济。
理工科出身的倪静雪习惯用数字说话。经梳理研究,她发现宠物产业市场规模的年均增长率约20%。友人在中心城区开出的连锁猫咖店人气可观、收入稳定。这给予她更多信心,“只要业态够丰富、吸引人,就不愁没客源。”另一层动力来自她曾与人合伙开过一家花鸟市场,虽因种种原因未能持续,但经营中掌握了不少资源。
她迅速联系了业界龙头企业,积极引入所有社会企业有资质养育的宠物类型。羊驼、矮脚马等网红宠物都在其列。
当然,室外的萌宠乐园尤其易受天气影响。对此,倪静雪有过心理建设和准备,“公园景区可以只做季节生意,用高峰收入覆盖日常的运营支出,但仅有数十亩地的萌宠乐园想要长效运营、自我造血,就不能止于一张门票”。
“发展共同体”
今年暑假,亚洲宠物展“出圈”启迪着倪静雪进一步思考,乡村宠物还能做什么?
不久前,一位四川成都好友来沪咨询宠物友好商城如何运营。一番热烈讨论打开了倪静雪的新思路。“上海在宠物经济方面走得靠前。”在她看来,无论是宠物保险等新诞生的宠物服务业人员培训,还是人宠共治规则,上海都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模式。这些,恰恰是乡村郊野发展宠物产业的新机遇。她相信,在庞大的产业链中,足够专业的入局者,能分得一杯羹。
近来,她正计划扩建自家小院,新增一处能容纳50人参与的闲适空间。在她的畅想中,从宠物保险分享会到专业训犬师培训,都可在此落地。
延伸产业链外,倪静雪也从“打工喵俱乐部”的超预期表现,看到了更多垂直领域的发展机遇。强烈的情感需要、频繁的互动链接,让“打工喵俱乐部”拥有了稳定客源,成为萌宠乐园最先实现从输血到造血的板块。
最令倪静雪意外的是一个政府订单。谢宛廷定期在社交媒体上分享如何观察猫的行为,并了解其背后的真实情绪。没想到,这些科普颇受认可。对方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邀请其制作系列课程,并向周边社区免费开放。
“我们不是为了赚波热闹,才选择来乡村创业。”倪静雪透露,与其他村落亮出免租金、补贴运营费的创业优惠政策不同,远景村采用“固定租金+联营收入”的模式,这正是为了筛选出真正用心提升服务的乡村创客。联营模式,让乡村创客与村落成为“发展共同体”,共担风险、共享收益。
得益于此,远景村的经营业态也有了整体设计。那些被视为“边角料”的林下空间,渐次长出萌宠乐园、皮划艇基地、真人CS场地等丰富业态。各家小店深耕细分领域,也以“联票”形式抱团取暖。
“乡村创客的比拼,才真正开始。”倪静雪说。
东南配资-东南配资官网-配资入门炒股-股票配资平台网址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