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有一处海景房,突然被没收并转交给别人,你会有怎样的反应?愤怒至极,还是心情沮丧?
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的海景房也正面临着被没收、转交他人的命运。今晚,他会不会大声喊骂,甚至哭晕在厕所里?
答案是:不会。
为什么?
泽连斯基坦言:“我在意大利拥有一座价值380万欧元的别墅,我要住就住,不住也无所谓。至于克里米亚的海景别墅,算什么?再说了,如果圣诞节前能够夺回克里米亚,海景房不就跟着回来了吗?”
哈哈,或许他过于乐观。
现实呢?
对泽连斯基而言,原本的美好设想或许是:我有一座海景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再读一首诗,喝点酒,看着蔚蓝的大海,心境宁静,生活如诗……
展开剩余84%然而,这一切的美好似乎注定只能停留在幻想中,甚至连梦中都不一定能实现。克里米亚,或许永远无法归还。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是海子在自杀前写下的诗句,表达他对理想家园的追求。这一句诗无疑是虚幻的,几乎无法触及。而泽连斯基的克里米亚海景房梦,恐怕也将破灭。
据塔斯社12月15日报道,克里米亚地区的领导人谢尔盖·阿克肖诺夫在接受采访时透露,克里米亚政府计划将泽连斯基位于雅尔塔的住宅收归“国有”。看来,泽连斯基的海景房确实不简单。
这座房子坐落在海边,四周绿树成荫,海天一色;窗外便是波光粼粼的大海。想象一下,泽连斯基在这里度假,享受阳光、沙滩、海浪和温柔的怀抱,岂不是人生一大享受?
然而,正是因为泽连斯基站在美西方一边,亲手葬送了这一切的美好。
更为残酷的现实是,乌克兰人民的和平日子仍然遥不可及。泽连斯基也许可以无忧无虑地说:“我不在乎那座克里米亚的海景房,去美国海岸再买一套。”然而,乌克兰的成千上万的平民,究竟该如何是好?
就像古话说的那样:“陶尽门前土,屋上无片瓦。十指不沾泥,鳞鳞居大厦。”泽连斯基或许能轻松拥有豪宅,而普通百姓却连一个容身之所都难以找到。
自俄乌战争爆发以来,许多乌克兰民众一直无家可归。大批难民逃往波兰,起初波兰人还好心招待,可时间久了,波兰也开始感到疲惫,逐渐发出了“逐客令”。如今,成千上万的乌克兰难民,进退两难,困在波兰,无法返回家园。
这个冬天,许多乌克兰人正面临无家可归的困境,寒冷的冬风吹得人心凉透。
泽连斯基的“海景房”究竟有多值钱?据悉,位于克里米亚利瓦季亚村的泽连斯基公寓,靠近海边。该公寓在2013年购买时价值约80万美元,折合人民币约500多万。对于许多乌克兰民众而言,这是他们一生也难以挣到的钱。
或许有人认为,俄罗斯方面对泽连斯基和乌克兰的“没收”有些过于残酷,但如果看看西方对俄罗斯的制裁,就会明白那才是真正的“疯狂”了。
(1)泽连斯基“火力全开”,迅速收缴俄罗斯资产
如果你认为泽连斯基只是个演员,性格柔弱,那就大错特错了!在对抗俄罗斯方面,泽连斯基展现出的是一位“强硬者”的作风,而非一位演员。
早在今年3月,泽连斯基签署了关于强制没收俄罗斯及其居民在乌克兰财产的法律。这不仅仅是法律层面的措施,更带有威胁意味:“如果有人为俄罗斯说话,他们的财产也会被没收。”
这样的做法可谓直接又狠辣!根据乌克兰经济安全局的资料,到2022年8月,乌克兰已查封的俄罗斯及白俄罗斯资产总额超过了10亿美元。无疑,泽连斯基的“行动力”不可小觑。
(2)欧盟对俄罗斯发起第九轮制裁
如果说泽连斯基的制裁是针锋相对的反击,那么欧盟对俄罗斯的制裁就显得有些“冤枉”了。
欧盟一再实施对俄罗斯的制裁,几乎完全是配合美国的步调。这些制裁包括对个人和实体的限制,实施出口禁令,禁止俄军接收无人机,甚至停播4个电视频道,进一步限制能源和矿业的经济活动。
结果呢?欧盟反而开始感受到“自损”的痛苦。能源价格飞涨,民众抗议声四起,甚至企业纷纷外迁,造成了欧洲制造业的逐渐衰退。美国的制造业竞争力因此得到了提升,拜登政府甚至在背后暗自窃喜。
此外,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宣布,对俄罗斯寡头波塔宁及其相关企业实施制裁。这些制裁虽然看似有助于削弱俄罗斯,但实际上无助于解决问题。
相比之下,俄罗斯对泽连斯基及乌克兰的所谓“没收”,其实不过是“小巫见大巫”。这就像是毛毛雨与倾盆大雨,根本没得比。
战争背后的经济动机
战争,除了实现政治目标,背后往往还蕴藏着巨大的经济利益。就如同金国的完颜亮,在读到柳永的“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时,产生了占领南方的念头一样,战争往往伴随着对资源的掠夺。
美西方,尤其是美国,非常清楚“战争带来金钱”的道理,只要有利益可图,就会发动地缘政治战争。而乌克兰,成了他们实现这些目标的“炮灰”。而战争背后的动机,除了推动政治议程外,还有天然气、军火等资源的利益。
俄罗斯与美西方的经济制裁看似是为了迫使对方停火,实际上却加剧了双方的仇恨,导致战争的进一步升级。泽连斯基可以嘴上说不在乎克里米亚的海景房,但他心里肯定并不舒服。
同样,俄罗斯的富商在乌克兰和欧洲的财产被泽连斯基政府和欧盟没收,难道他们不会愤怒吗?财富不是轻易得来的,无论是谁的财产,都值得尊重。
因此,经济制裁的结果往往是“火上加油”而非“釜底抽薪”。只有在一方彻底无法反抗时,制裁才能奏效,否则它只会加深敌对情绪,最终导致更大的冲突。
出路:和谈
解决冲突的根本出路,依然是和谈。可是美西方不支持乌克兰与俄罗斯进行和谈,因此泽连斯基和普京之间的深仇大恨恐怕很难“化干戈为玉帛”。
毕竟,泽连斯基的角色更像是一个演员,而导演是美西方。在导演没有喊停之前,演员又如何停下呢?
发布于:天津市东南配资-东南配资官网-配资入门炒股-股票配资平台网址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