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16日,由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主办,中山市中医院、中山市中西医结合学会联合承办的“南方颅脑创伤神经重症高峰论坛—中山站暨神经重症中西医结合诊疗共识研讨会”在中山市成功举办。本次会议整合了2025年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神经外科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及中山市中西医结合学会神经外科专业委员会学术会议,聚焦神经重症领域的前沿进展与中西医结合临床实践,吸引了来自省内外的众多专家学者和医疗同仁齐聚一堂。
(中山市中医院神经外科主任金丹主持开幕式)
开幕式于当天上午8:30在中山市中医院行政楼六楼学术厅举行,由中山市中医院神经外科主任金丹担任执行主席并主持。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江基尧教授、中山市中医院党委书记赖海标、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任建伟教授、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洪铭范教授等嘉宾出席并致辞。
(中山市中医院党委书记赖海标致辞)
赖海标书记在致辞中介绍了中山市中医院作为区域中医医疗高地的优势,以及近年来在神经重症中西医结合领域取得的成果。
任建伟教授从中医药高校的视角,肯定了本次会议对推动中医特色技术在神经重症临床应用的意义。
(大会主席、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江基尧教授致辞)
江基尧教授寄语与会者以“实战”为导向,深化中西医融合,持续提升中国颅脑创伤及神经重症救治水平。
(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洪铭范教授致辞)
洪铭范教授代表主办单位对会议的召开表示祝贺,期待通过学术交流进一步推动广东省中西医结合神经外科事业的发展。
在学术讲座环节,多位国内顶尖专家围绕神经重症的核心议题进行了深度分享。江基尧教授以《神经重症之——颅脑创伤疑难病例解析》为题,结合临床案例解析了复杂颅脑创伤的救治要点。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邱炳辉教授系统阐述了重症蛛网膜下腔出血的颅内压与脑灌注压目标管理。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王清华教授则通过病例分享了反常疝的早期识别与处理策略。
此外,广东省中医院黄理金教授、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黄贤键教授、中山市中医院郭应军教授、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谢秋幼教授分别就神经重症及重症康复领域的前沿问题进行了精彩演讲。
本次会议特设“神经重症之中医特色病种研讨会”专场,聚焦中医在神经重症领域的应用与实践。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任建伟教授介绍了中药、针灸等手段干预神经重症的体系化探索。广东省中医院马朝晖教授结合“神经重症十问歌”等理论,阐述了中西医结合诊疗体系的构建思路。中山市中医院黄建龙教授则从八个方面分享了医院在神经重症中医诊疗中的经验,并重点介绍了该院团队研发的“脑脉醒神胶囊”。他表示,该制剂未来计划进行专利转化并逐步推向市场,以期服务更多患者。
深圳市中医院黄小平教授、东莞市中医院张波教授、佛山市中医院吴智鑫教授、江门市五邑中医院乔栎教授、广东省中医院珠海医院张泽舜教授也分别分享了各单位在神经重症中医辨证、针灸干预和情志调理等方面的特色经验。
大会还组织了“神经重症中西医结合优势病种诊疗共识研讨会”,针对头部内伤、出血中风、神昏三个优势病种展开讨论。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朱文锐教授介绍了“证候评分量表”,中山市中医院林泽森、康滔和韩斌三位医师则分别汇报了该院历时20余年优化形成的《头部内伤中医治疗诊疗方案》《出血中风中医诊疗方案》和《神昏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案》。与会代表初步讨论了未来形成广东省神经外科中西医结合诊疗专家共识的计划,旨在为全省乃至全国同行提供临床参考。
黄建龙教授表示,本次会议通过专家授课、病例研讨、中医特色分享和共识制定,实现了“中西合璧、与众不同”的预期目标,不仅提升了与会者对神经重症前沿技术的认知,更强化了中西医结合的临床思维。
金丹主任在总结中强调,神经重症领域复杂多变,需进一步融合中医的整体观、辨证论治与西医的精准诊断和先进技术。他呼吁加强学术合作,推动中西医结合在神经重症领域的规范化、个体化发展,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医疗服务。
此次会议的成功举办,不仅为广东省神经重症学科的发展注入了新动力,也为“国家中医药示范试点项目建设”及中西医结合在神经重症医学领域的深度融合奠定了坚实基础。
通讯员:韩斌
东南配资-东南配资官网-配资入门炒股-股票配资平台网址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